周三、周四,深圳康谱睿启儿童成长中心邀请两位行业大咖为家长们带来OT及言语的专业分享。干货满满的分享,大受家长好评!小编已将重点整理成居家干预小指南,一起来看看吧!
家长课堂01
居家怎样提高儿童交流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主讲:张琰 | 康谱睿启OT督导
在OT职能治疗训练中,康复师会巧妙运用有目的性的、经过大量筛选的活动对孩子进行训练,帮助孩子提升生活自理能力,使他们交流能力、学习能力能最大限度地改善和增强。可以说职能治疗是孩子生活自理、融入社会的桥梁。
通俗来说我们所从事的一切有意义的活动都叫职能,比如吃饭、睡觉、工作、上学、游戏等等,这些都是“职能”。许多居家活动,都可以被家长利用起来,为孩子进行职能治疗和感觉统合训练。


在康谱睿启深圳中心第一期家长课堂中,OT专家张琰老师为家长们答疑解惑,同时介绍了如何在居家活动中把职能治疗、教育、游戏融为一体,让孩子在轻松的活动过程中充分发展交流能力及锻炼自理能力。
以下是一些居家任务建议,一起来学习妙招吧:
感觉类:触感游戏(手指画、沙、泡沫)、秋千
游戏互动:用毯子躲猫猫、挠痒痒、唱歌、将孩子放在毯子里或抓住他的手脚荡千秋、像飞机一样飞行,撞上沙发
生活自理类:洗脸、穿脱衣服、刷牙
运动类:蹦床、飞飞机、滑板车、三轮车、追逐泡泡
日常家务类:洗碗盘、洗袜子、洗鞋子、擦各类家具、整理书籍、扫地、清洗瓜果、掰豆角、准备碗盘、拆快递
幼年时期的儿童都是通过触觉来探索和认识世界,这个时期的孩子无论看到什么都想要伸手摸一摸,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接受一定的触觉刺激,可以预防或改善感觉统合失调问题。孩子的成长也离不开这个自我探索的过程,在家长的监督保护下,我们可以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去多尝试,多探索,发展他们对事物的兴趣度和关注。
以上的活动建议,有助于帮助孩子感官均衡发展,同时在亲子游戏的任务过程中能够调动孩子的交流欲望,帮助增进与孩子感情,不妨一起试试吧!
家长课堂02
儿童言语发展的危险信号及家长应对策略
主讲:王琳 | 康谱睿启言语督导
语言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每个幼儿都要经历咿呀学语的阶段,从无意识的发音,到逐渐能理解语言的含义,再到自如的语言表达。如果某一阶段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势必会影响下一阶段的语言发展。在0-6岁儿童言语发展的关键时期,家长要用心观察孩子的发展变化,注意语言障碍的危险信号,早筛查,早发现,早干预,能最大程度帮到孩子。

言语治疗专家王琳在家长课堂中,为家长们讲解儿童言语发展的危险信号,同时提出了丰富、实用的家庭干预建议。
危险信号(6个月)
不能对他人的谈话声音有反应
不能将头转向视线外的说话者
仅能发出哭的声音
不能与照顾他的人有较长时间的视线接触
危险信号(2岁)
尚不能说出一个有意义的词
不能提及自己的名字
不能理解简单的方位词
完全不能交谈
词汇量似乎没有增加
不能说任何辅音
不能回答简单的是/不是
危险信号(3岁)
不能说出完整姓名
呼名没有反应
似乎不能理解“什么,哪里”一类问题
使用过多的儿语
重复别人的提问而不是回答问题
机械性重复他人话语
不能说2-3字句
用其他方式表达想要而非语言(如手指指向)
不能说出图片物品的名称
说话不清楚,即使是父母也听不懂
针对孩子的语言发展问题,王琳专家给出了五字秘诀——“赏面同衡动”,帮助提升孩子的语言能力,进行有意义的沟通。
1. 赞赏
家长不能只提供物质上的奖励,更重要的是不要吝啬身体语言和口头表达,要重复、多次地对孩子正确的行为提供赞赏、鼓励,会有效提升孩子回应的积极性,孩子也将会把事情完成得越来越好!
2. 面对面
当“我”和“你”的视线水平一样高,沟通方式才有效。家长要耐心和孩子面对面沟通,尽量做到视线和孩子水平一致。只有一个例外情况噢,那就是如果需要严厉约束孩子行为时,为了达到较好的威慑效果,可以故意不面对面,甚至站起来和他对话。
3. 共同目标
家长和老师在教学时要和孩子达成共同的目标,要让孩子做一件事情时候,是有被支持、被鼓励,被关注的。这个目标可以加速行为强化的进程。
4. 平衡轮流
沟通是双向的,互相给予对方适当的反应。沟通的反应不止看口语对话的多少,眼神的交流、点头等肢体动作,都包含在轮流反应的回合之中。其实孩子很小就有轮流的概念,反而是家长经常缺乏耐心。有沟通障碍的孩子本身就需要更多的时间去理解和消化大人的话语,家长谨记,与孩子交流不是说得越多越好,而是要注意平衡轮流!
5. 生动参与
交流时要有生动的表情和动作,并积极与孩子互动。家长或者康复师要将自己作为玩具,让儿童对康复师或者家长感兴趣。
以上就是两位专家为大家分享的超实用家庭干预技巧,希望大家都能从中有所收获,更好地在家中实现亲子互动,帮助孩子取得更大的成长进步!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