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ite

星宝居家训练技巧系列5:为啥叫孩子名字总无响应?

当前疫情在很多省份都出现了好转趋势,有些城市甚至保持无增长或清零的状态。一些城市更是先后从一级响应调整为三级,但降低≠不重视≠可以到处玩耍。大家还应时刻保持警惕,自觉居家隔离。在家和孩子们待得时间过长,家长们都会比较焦虑。为了缓解家长们的不安情绪,我们将继续为大家分享一些家庭康复训练小技巧,让家长朋友们正确操作,让孩子们快乐学习。我们相信,疫情终将结束,大爱总在人间!

broken image

图片版权归康谱睿启所有,侵权必究

在干预中,有一个基础项目,叫做“呼名”,很多家长都知道。但却很容易将最简单的项目给做错了!

一、以下情境你中了几条?​

1、情景一

为了得到回应一直不停地呼叫儿童名字。

2、情景二

要求孩子必须用语言回答“欸”。

3、情景三

呼名一直附属任务操作。每次叫名字都跟着一个儿童不喜欢的任务。

二、我们先看回应的方式有哪几种?

1、情况一

注意力转向你。

2、情况二

对视:看向你。

3、情况三

语言回应:“哎“ 或询问 “怎么了?”

4、情况四

动作回应:跑向你。

三、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1、方法一

如果孩子没反应我们可以拍一拍孩子肩膀提示

2、方法二

叫了名字后紧跟着一个喜欢的东西: 比如你给孩子喜欢的食物的时候叫一下“果果,给你牛奶”,或者给孩子喜欢的玩具的时候叫一下“果果,你的卡车”,让孩子建立一个连接就是每次别人叫我都有好东西,孩子就更愿意去回应你。

3、方法三

叫了名字后紧跟着一个喜欢的活动: 再比如孩子有比较喜欢的活动像飞高高,你喊了一声“果果“孩子马上跑向你,你马上抱起孩子飞高高,每次跑向你都有愉快的事情发生,下一次还会跑向你。

在呼名反应后我们就可以考虑泛化的环节了。我们可以根据距离的不同、人物的变化、场景的不同来进行练习。

1、练习一

距离的泛化,先是在孩子旁边,慢慢的距离几步远,然后在不同的房间呼名。

2、练习二

人物的泛化,换不同的人练习,先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然后是老师。

3、练习三

场景的泛化,在家里能做了以后,换到楼下,公园,超市等。

总之,千万不要为了训练而训练,一切源于生活,最终都是要回归生活中,所以最自然的就是最适合的。

审核 | 刘老师、Dr. Young

视频 | 版权归康谱睿启所有,感谢家长提供视频,侵权必究

图 |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欢迎同行转载,请扫文章底部康谱睿启小助手微信二维码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All Posts
×

Almost done…

We just sent you an email. Please click the link in the email to confirm your subscription!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