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无法自理如厕是让许多星娃家长头大的问题,时常听到家长寻求如厕训练续命宝典。有感于此,康谱睿启特地邀请了于南加州大学攻读行为干预硕士、在美国拥有3年一线星宝干预实操经验的真真,为各位家长奉上“运用ABA原理的个性化如厕教学”,干货满满,敬请拿走和转需。
由于在感官和沟通方面的障碍,很多星娃没有办法主动表达上厕所的意愿。如厕每天都在发生,有些星娃到十岁仍然需要用尿布。无法自理如厕是让许多星娃家长头大的问题。上厕所乍听起来简单,许多小朋友不需要教学,仅通过模仿大人就能学会。可是,上厕所对于无法自理的星娃来说是不熟悉的行为,对于某些星娃来说甚至是很厌恶的行为。他们可能觉得没必要做这个事情,或者是一个惩罚。上厕所实际上是一个由许多步组成的复杂组合行为。为了达成最后关键那一步,需要一步一步教导,慢慢塑造和修正。
一开始的训练的强度会较大,占用的时间会很长,就像游泳一样,这个技能一旦获得就是受益终生的事情。训练需要持之以恒,最好是制定一个表格严格记录下每一次训练的表现。
首先介绍一个行为干预的概念,强化物(reinforcer)。简单来讲就是小朋友喜欢的事情,小朋友会被怪叔叔的糖果拐跑就是因为糖果强化了跟着怪蜀黍走的这个行为。家长可以观察星娃喜欢什么物品。你的小孩通常喜欢的零食,动画片,玩具等都是很好的强化物。
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行为干预(ABA)如厕训练的过程。将会从小孩完全没有如厕技能,到可以独自地上厕所。鉴于每个小孩的程度不同,家长们可以自行跳过你认为小孩已经熟练掌握的阶段,节选其中还没掌握的部分进行训练。
阶段一:高强度训练
阶段目标
让小朋友可以在进入厕所后有意识地15分钟内完成如厕。
阶段解读
该阶段是让他们不要害怕厕所,让他们明白这个地方是舒适的。缩短上厕所的时长能让他们明白,来厕所的目的是排泄,排泄完了我们就可以出去玩了。家长帮助孩子脱了裤子坐在马桶上后,有计划地提供“逃跑”的机会(2分钟)会大大降低小朋友出现反抗行为。
1.增加饮水量
在训练开始前三天,家长可以准备一个孩子喜欢的瓶子准备一天的饮水量(小的瓶子可以重新装水),增加比往常更多的饮水量。保证足够的饮水量可以增加一天里如厕训练的机会,且多饮水对身体也是有好处的。增加饮用水量在训练的第一天的下午六点钟停止。这里要特别注意,过度的喝水也是对身体有害的,如果实在无法确定小孩到底需要喝多少水就近咨询身边的儿科医师。
2.有计划地训练
准备材料:
计时器,中强化物(例:喜欢的玩偶),高强化物(例:两颗MM豆,两分钟的动画片), 小马桶圈(视情况而定)
一日训练次数:
成人普遍一天排泄次数是6-8次,小朋友的排泄次数会远大于成年人,在增大饮水量后建议一天使用10到15次这样的训练。
计划时长细阶段:
30分钟-> 25分钟-> 20分钟-> 15分钟
时时纪录数据有助于家长客观地判断小朋友的能力。下附上建议的计划表,家长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定。

进入下一个时间段的标准:
小朋友在连续5次训练中在对应规定时长里完成排泄且无哭闹或逃跑。
提醒:如果一天内没有办法连续五次,请留在原来的30分钟阶段。笔者非常理解每个家长都希望星娃马上能一步到位或者赶紧进入下一个阶段,但是一定请耐住性子。而且有时候小朋友状态好,有时候不好,很可能并没有掌握。这对孩子不是简单的事情,就像现在我们可以轻轻松松在办公桌前坐四个小时,可是小时候的我们在课桌前坐50分钟都特别想跑出去玩呢。
具体步骤:
家长向小朋友发出一个指令。例如,家长对小朋友 说:“上厕所啦!”或者“拉臭臭了!”这个信号会贯穿整个训练,一定要说。
将计时器设置成计划的时长(一开始是30分钟),从进入厕所后开始倒计时。
家长帮助小孩子脱掉裤子引导他们坐在马桶上。可以带上一个中等强化物选择一个中等程度喜欢的玩具,家长也可以和小朋友一起唱上厕所歌,让小朋友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如厕。
*情况:
如果成功排泄:
还等什么呢!马上给予口头鼓励(例如:鼓掌,或者“你真是太棒了!”),家长帮忙穿上裤子离开厕所
给予高强化物
在记录表上纪录实际时长
如果计划时长内没有排泄:
每十分钟让小朋友从马桶上下来甩甩手甩甩脚防止麻(2分钟),整个过程都待在厕所里。2分钟到后再引导小朋友坐回马桶上
计划时长到后(倒计时铃声响起后)帮小朋友穿好裤子离开厕所,提供口头表扬(例:“你在厕所好乖!”)
不提供高强化物
如果小朋友出现哭闹或者拒绝:
引导小朋友坐回马桶
指着倒计时,给出口头鼓励:“你看!你好棒啊已经坐了25分钟了,还有5分钟就结束了!就可以出去玩xxx了”
一起数秒数:“21,20,19,18……”
让小朋友选择一个喜欢的高强化物并告诉在训练结束后他可以玩或者吃(例:“想不想要吃巧克力?”“想!”“铃声响起之后妈妈会给你一颗巧克力噢!”),可以让他看到那个高强化物
给小朋友讲一个故事,一起唱一首歌
不要忘记每10分钟让小孩下来抖抖腿活动活动噢
毕业标准:
小朋友在一整天的训练里有80%以上可以做到在15分钟里完成排泄。
恭喜你!我们可以迈入下一阶段了!
阶段二:独立上厕所
阶段目标
小朋友能在听到指令后独立完成如厕。
阶段解读
这个阶段不需要像阶段一一样多喝水,就和平常带星娃上厕所一样。上厕所对于大人来说是肌肉记忆般简单的事,可是对于咱们的星娃来说如厕是复杂的组合行为。像一步指令教学(例如摇头,摆摆手)尚且需要训练,不要说如厕这种需要完成超过两步以上的行为了呢!首先我们闭上眼,分解一下上厕所到底需要多少步?
(1)如厕步骤分解(根据各自家庭的习惯改变):
走进厕所
脱下裤子
坐上马桶
取一截厕纸
擦擦+丢入垃圾桶
站起来
穿上裤子
冲厕所
画外音:我的天呀!这么多步,难怪要训练呢!

(2)准备材料:
a. 将上述的步骤做成可视化的纸板
-将皮卡丘沿线剪下(或自行选择小朋友喜欢的卡通人物或图片)
-有条件的可以塑封,背后贴上魔术贴-将皮卡丘们放在厕所容易拿到的位置
-将制作好的可视化步骤版贴在小朋友可以看见的地方
b. 中强化物(5分钟动画片),高强化物(15分钟动画片)
训练方式:逆向连锁(Backward Chaining)
解释:逆向连锁听起来很复杂,其实就是反向训练,先教小孩最后一步。前面的步骤全部由家长手把手辅助完成,最后一步让孩子完成,给予强化物。这个过程中他们自然而然获得成就感愿意去做,再一步一步回溯教前面的步骤。也就是我们先教孩子最后一步——“冲厕所”。
细阶段:
独立冲厕所
->
独立提上裤子+冲厕所
->
独立站起来+提上裤子+冲厕所
->
独立擦擦丢入垃圾桶+站起来+提上裤子+冲厕所
->
独立拿厕纸+擦擦丢入垃圾桶+站起来+提上裤子+冲厕所
->
独立坐上马桶+拿厕纸+擦擦丢入垃圾桶+站起来+提上裤子+冲厕所
->
独立脱裤子+坐上马桶+拿厕纸+擦擦丢入垃圾桶+站起来+提上裤子+冲厕所
->
独立走进厕所+脱裤子+坐上马桶+拿厕纸+擦擦丢进垃圾桶+站起来+提上裤子+冲厕所
进入下一个细阶段的标准:
在一天中的头三次,在家长发出声音指令:“拉臭臭了!”后,都独立完成该细阶段,没有任何辅助,就可以进阶下一个细阶段了!
辅助退除:最多到最少辅助
在这个阶段我们将使用最多到最少辅助:
完全辅助(full physical prompt) :拿着小孩的手完成
->
半辅助(partial physical prompt) :在有必要时拿着小孩的手完成
->
模拟提示(model prompt):模拟要完成的动作
->
手势提示(gesture prompt):指向需要完成的任务的方向,例如最后一步就是,家长指向可视化纸板对应的位置,再指向冲水键
->
语言提示(vocal prompt) :家长问:“下面还要做什么呢?”
->
独立完成(independent)
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时时观察小朋友的能力:
- 如果小朋友完全不知道要做什么,我们要用完全辅助;
- 如果发现他好像有意识地去做,但无奈不够力气或掌握不到技巧,就使用半辅助;
- 如果小朋友有意识地去做,但忘记做的方式或方向(比如:冲水键应该往下按),此时选用模拟提示;
- 如果通过训练已知小朋友可以做到,就用手势提示,指一指需要完成的部分,提示小朋友继续接下来的行为;
- 如果小朋友已经熟练知道需要完成的位置,但迟迟不进行下一步,家长可以主动提问:“接下来呢?”(语言提示)提醒小朋友还有未完成的任务。
下面提供一个表格样本,篇幅有限,只展现三次数据的纪录,家长可以根据实际一天上厕所的次数来制作表格。

建议具体详细步骤(例如教最后一步,加黑部分是要给皮卡丘的步骤):
家长发出指令:“上厕所时间!”或者“拉臭臭了!”
家长拉着小朋友(全)的手走入厕所
进入厕所后,家长说:“太棒了!”给小朋友一个皮卡丘,让他贴在可视化纸板相对应的地方
家长将扶着小朋友的手(全)将裤子脱下
家长辅助小朋友(全)坐上马桶
坐下后,家长设置一个15分钟的闹钟(这里体现了上一阶段成功的重要性)具体针对小朋友哭闹逃跑的情况请参照阶段一中的做法
家长给小朋友两个皮卡丘奖励刚刚完成的两步,让他或者他看着你贴在可视化版上(让小朋友看到非常重要)
家长扶着小朋友的手(全)拿卷纸
家长扶着小朋友的手(全)擦屁屁并引导他们丢入垃圾桶
家长给小朋友两个皮卡丘奖励刚刚完成的两步,让他或者他看着你贴在可视化版上
家长引导小朋友站起来 (全)
家长扶着小朋友的手将裤子穿上(全)
家长给小朋友两个皮卡丘奖励刚刚完成的两步,让他或者他看着你贴在可视化版上
家长轻轻扶着小朋友的手肘部分往冲水键上移动,让手够到按键,轻轻按压小手示意小朋友向下按(半)
家长马上给出声音鼓励:“你刚刚尝试去按冲水键真的太棒了!!”给小朋友最后一个皮卡丘奖励刚刚完成的两步,让他贴在可视化版上,并告诉他:“你上厕所成功解救了六个皮卡丘,可以获得一个奖励!”
出厕所后给小朋友一个强化物
情况:
如果小朋友独立完成了,无任何辅助:
- 家长马上给予表扬:“你刚刚独立完成了xxx真是最棒的孩子!”
- 贴“皮卡丘”
- 给高强化物(15分钟卡通片)
如果小朋友的完成需要某一项辅助(任何辅助):
- 家长马上给予口头表扬:“你刚刚努力尝试去做xxx真是最棒的孩子!”
- 贴皮卡丘
- 给中强化物(5分钟卡通片)
如果小朋友在他需要完成的那一步没有任何反应:
- 家长视情况使用刚刚介绍的五种的辅助方法
- 然后参照上面“需要某一项辅助”的后续做法
毕业标准:
在一天中的头三次,在家长发出指令:“拉臭臭了!”后,小朋友独立完成了上厕所有的步骤,没有任何辅助,恭喜你,小朋友终于学会上厕所了!
针对各种训练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1. 过度按冲水键
o 将小朋友的手移开冲水键,将他的身体转离按键的视线范围内
o 给小朋友一个喜欢的玩具让他拿着
o 给他展示视觉化纸板,告诉他什么时候应该按冲水键
o 当他在应该冲水的时候完成冲水,给他一个皮卡丘
2. 玩马桶里的水
o 在不需要使用的步骤盖上马桶盖
o 给小朋友一个喜欢的玩具让他拿着
o 设置一个站立的区域
3. 尿到外面(针对男孩)
o 放一个可以丢弃的小物件在水里,像一片玉米片,一个蓝莓
o 将水染色来加强视觉冲击(现在有那种丢在水箱后面蓝色的洁厕剂,冲出来的水是蓝色的)
写在最后:
实际操作中小朋友总会有哭闹逃跑的现象,这个再正常不过了,学习的过程总会有欢笑有哭闹。家长们按照上面的步骤不急不躁有条不紊地进行训练,让小朋友明白,噢,这个事情原来是这么做的,原来我可以做到,哭闹和逃跑就会渐渐减少了。过程中有问题欢迎咨询,或需转载请联系linzhen@usc.edu。
2020/05/06
真真
美国南加州大学行为干预硕士
引用
Kroeger, K., & Sorensen, R. (2010). A parent training model for toilet training children with autism.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Research, 54(6), 556–567.https://doi.org/10.1111/j.1365-2788.2010.01286.x
Potty training children with autism suggestions from UNC TEACCH’s program http://www.infantva.org/documents/CoPAminutesValley201001PottyTrain.pdf
作者简介

-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实验心理学和音乐双专业学士,现南加州大学ABA行为干预硕士在读生,预备BCBA
- RBT(注册行为治疗师),在行为治疗领域工作三年
- 曾任马里兰大学College Park分校计算机精神病理认知神经科学实验室经理